就要靠自建需求解決,如果生產進去的產品沒銷路。如此產業鏈延伸究竟大口徑無縫鋼管到哪里才是頭呢?未來我會不會看到水泥廠自己蓋房子、修路,面粉廠自己開餐廳、烤面包,造紙廠跨足出版業自己出報了呢?面對過剩的產能,怎樣實現產業升級的確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國內鋼鐵企業苦不堪言。減產還是降價?這是個問題,國際鐵礦石價格一漲再漲。卻不能解決盈利的根本問題。下游去!老本行掙不到錢的鋼鐵龍頭們最近一窩蜂地向下游挺進。6月27日上午,首鋼京西重工房山基地減震器工廠落成,開始進行設備裝置。2011年3月,這個工廠將向吉利、北汽福田等國內汽大口徑無縫鋼管車廠商供應減震器。
寶鋼就對汽車零部件產業做了發展規劃,向汽車行業延伸的首鋼并不是第一家。早在2005年。寶鋼的戰略規劃中,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是其鋼鐵主業之外“適度相關多元產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而完成改制不久的南昌鋼鐵,方大集團接手后,也將發展目標定為—建成國內汽車零部件用鋼精品生產基地,建成汽車零部件生產大口徑無縫鋼管基地,建成世界最大的彈簧扁鋼生產基地。
金融危機肆虐的2009年,究竟是什么吸引了眾多鋼鐵行業的紛紛“下行”咨詢公司AlixPartn一份報告給出了答案。演講顯示。中國的汽車市場強勁增長,使得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產品始終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零部件企業的利潤率普遍堅持在8-10%以上,兩倍于全球平均水平。
2009年中國鋼鐵行業的銷售利潤率只有2.43%不及全國工業銷售利潤率平均水平5.47%一半。今年的情況仍未見顯著好轉,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數據。1-4月份,國內77戶大中型鋼鐵企業的銷售利潤率為3.6%仍然落后于同期的全國工業銷售利潤平均水平。
其在上海的15億日元的投資正是瞄準汽車零部件加工;歐洲鋼鐵巨頭蒂森克虜伯已在國內擁有6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韓國浦項也加大了中國汽車用鋼市場產業鏈的滲透力度,但是汽車零部件市場并非是只有國內鋼企才看到香餑餑”新日鐵旗下的一家貿易公司日鐵商事株式會社正在為進入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做積極的準備。中國共經營著16家汽車板加工中心。這意味著,國內鋼企的觸角剛延伸進來就將面臨與國際大鱷的酣戰。
國內鋼企準備好了么?業內人士稱,問題的關鍵在于。汽車用鋼市場,除寶鋼外,國內很多鋼鐵企業都缺乏技術積累。發達國家,一輛新車的開發,70%知識產權屬于汽車零部件企業,而我國絕大多數零部件企業不具備產品開發能力,這意味著,對于缺乏技術積累的鋼鐵大佬”來說,競爭伊始就面臨著致命的短板。
大鋼廠的思路多年來不是一直如此么!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什么產品賺錢就生產什么。多年前,板材掙錢,國內大型鋼廠就開始一窩蜂的追求“板帶比”看來,如今削尖腦袋擠入汽車行業,無疑是復制幾年前的板帶擴張熱潮罷了
鋼企向下游延伸還打著別的算盤,當然。河北鋼鐵托管河北宣工股權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口徑無縫鋼管河北鋼鐵人士曾向筆者表示,宣工的工程機械需要用到大量鋼材,今后河北鋼鐵的工業用鋼可以直供宣工,這對河北鋼鐵來說算是產業鏈延伸。
國內的產能過剩行業業者紛紛采取了相同的思路解決過度競爭問題。金風科技、天威保變、華儀電氣、湘電風能等多家新能源設備制造商紛紛采取自建風電場的方式帶動整機銷售,這樣“自產自銷”邏輯下。且完全無視于全國多數地區風電場的大幅度“棄風”
免責聲明:本網站(山東聊城晟杰無縫鋼管廠www.qqaoxin.com)刊載的“大口徑無縫鋼管 鋼企轉戰下游求發展”等均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且僅代表原作者觀點,本文所載信息僅供參考。轉載僅為學習與交流之目的,如無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聯系刪除。本網站刊登此篇文章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盡快聯系我們予以撤銷,謝謝合作!
請查看相關產品 厚壁鋼管,厚壁無縫鋼管,厚壁管,無縫鋼管廠,無縫鋼管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