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宏觀經濟形勢將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們從三駕馬車的角度對2022年的宏觀經濟進行展望。首先,2022年出口難以繼續維持高速增長,一些跡象已經開始表明出口動能存在衰弱的可能性。PMI新出口訂單指數在2021年5月至12月期間已經連續8個月低于榮枯線,這意味著未來外部進口需求可能走弱。2021年,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GDP貢獻率為20.9%。在經濟增長已經高度依賴外需的背景之下,如果接下來出口顯著減速,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內除房地產之外中國經濟面臨最大的坎。
其次,2022年消費或將溫和修復,預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仍將低于疫情前增速。受疫情影響的消費領域將逐漸修復,政策支持將對消費帶來邊際改善,但難以出現報復式增長。“缺芯”對汽車供給的約束可能逐步緩解;同時,若房地產信貸政策邊際微調,后地產消費面臨的壓制將有所減弱。但消費增長乏力的問題對2022年中國經濟更多依靠內循環提出挑戰。
最后,受房地產投資低迷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可能不會太高,基建和制造業將起到支撐作用。其中,制造業持續獲得信貸支持,政策支持高端制造業以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但有大量新的高技術制造業投資,還有大量傳統制造業產業升級帶來的投資需求。但是,受供給約束和利潤分化影響,制造業投資增速反彈的空間相對有限。
1.出口:2022年難以維持高增速
2022年出口難以繼續維持高速增長,一些跡象已經開始表明出口動能存在衰弱的可能性。
其一,由于2021年全年出口保持高增速,由于高基數因素,2022年出口很難繼續長期保持20%的增速。同時,疫情前中國出口在全球出口中的比重在14%到15%之間,較為穩定;因為疫情,這個比重從2019年的14.6%躍升到了現在的17.6%,進一步上升的空間極小。
其二,盡管全球疫情反復,一些國家重新關閉國門,但總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經濟體會選擇與病毒共存的戰略,其國民的消費重心由商品逐步返回到服務業。而中國尚未與其他國家通關,在這個過程中商品出口可能受損,服務出口又不能受益。
其三,全球尤其是發達國家的耐用品消費在經歷了過去兩年的高峰之后,由于其本身的耐用屬性,可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需求低谷。
其四,在經歷了連續兩年的大幅財政刺激之后,世界各國的財政刺激力度和對家庭補貼的力度會明顯下降,這也會影響中國的外需。
其五,從全球產業鏈競爭的角度來看,之前遭受疫情重創的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生產和出口在逐步恢復。
2. 消費:2022年將溫和修復
2022年消費或將溫和修復,預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仍將低于疫情前增速。
首先,疫情爆發后,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線下服務業等從業人員收入偏弱,對總量消費形成拖累。受疫情影響的消費領域將逐漸修復,旅游、餐飲、航空、住宿等戶外消費將逐漸改善,但難以出現報復式增長。
其次,居民債務負擔上升,對消費的限制可能不會完全消失,但政策的支持將對消費帶來邊際改善。
再次, “缺芯”對汽車供給的約束可能逐步緩解,汽車消費或將修復。
最后,如果房地產信貸政策邊際微調,后地產消費面臨的壓制有所減弱。但消費增長乏力的問題對2022年中國經濟更多依靠內循環提出挑戰。
3. 固定資產投資:2022年各類別增速分化
受房地產投資低迷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可能不會太高,基建和制造業將起到支撐作用。
根據中金公司預測,2021-2030年,中國綠色投資年化需求約為2.2萬億元,占總體固定資產投資4%左右,但其中不少投資原本也會因為環保、技術升級等其他因素而落地。整體來看,碳中和對2022年整體固定資產投資有一定促進作用,行業分布更多集中于電力、交運、建筑等。制造業方面,從出口、工業企業利潤、產能利用率各方面來看,上半年制造業投資增長仍有一定的修復空間。高端制造業投資或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帶動制造業投資成為三大類投資中增速最高的一項。制造業持續獲得信貸支持,政策支持高端制造業以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但有大量新的高技術制造業投資,還有大量傳統制造業產業升級帶來的投資需求。但是,受供給約束和利潤分化影響,制造業投資增速反彈的空間相對有限。
免責聲明:本網站(山東聊城晟杰無縫鋼管廠www.qqaoxin.com)刊載的“2022年宏觀經濟展望:三駕馬車趨勢或將分化”等均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且僅代表原作者觀點,本文所載信息僅供參考。轉載僅為學習與交流之目的,如無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聯系刪除。本網站刊登此篇文章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盡快聯系我們予以撤銷,謝謝合作!
請查看相關產品 厚壁鋼管,厚壁無縫鋼管,厚壁管,無縫鋼管廠,無縫鋼管廠家